来源: 江西晨报 作者: 2025-08-17 19:23:29
▲吴琳每天都会梳理当天工作清单。
晨报讯(记者 张静) 2021年9月,硕士毕业的吴琳走出熟悉的实验室,一脚踏进了景德镇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的大门。从精密仪器相伴的科研世界,转战到风云变幻的招商引资战场,这个“90后”姑娘没有丝毫退缩。凭着骨子里的“不服输”和一股脑儿的钻研劲儿,她从招商“新兵”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在高新区这片产业热土上,用汗水浇灌着青春奋斗的篇章。
勤学善思:新兵“啃”出真本事
初入招商领域,吴琳坦言:“我的专业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景德镇高新区主导产业是航空、新材料和新能源,这些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全新领域!我相信自己可以的。”她的办公桌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摞摞政策汇编、产业报告堆得整整齐齐,像座小山;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红黄蓝绿的标签,每一页都记录着她“啃”下的重点难点。
吴琳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梳理当天工作清单,轻重缓急条理分明。为了攻克一个个专业术语或产业动态,她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鼠标键盘敲个不停;或是捧着笔记本,追着经验丰富的同事虚心请教。正是这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让她在短时间内,硬是把高新区的家底摸了个透,把“一航两新”(航空、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的脉络理得一清二楚,连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投产的复杂流程也了然于胸。
为了加速成长,她主动请缨,挑起了起草低空经济、先进陶瓷、资本招商等调研材料的重担。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江西省低空经济产业链招商对接会……这些重大招商推介活动的现场,总能看到她忙碌穿梭的身影。辛勤的付出让她迅速撕掉了“新手”标签,在同事眼中,她已然是那个“看得懂门道、说得清优势、写得出精髓”的行家里手。
专业深耕:跑出来的“精准招商”
近两年,围绕“一航两新”主导产业,她与部门同事拧成一股绳,协同招商公司对364家供应链、产业链目标企业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攻坚”。一年下来,经她手对接的项目超过150个。同时,她积极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奔波协调解决招商项目在物理空间、资金需求、人员招聘、用电用气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024年,面对招商引资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吴琳和同事们咬着牙往前冲,景德镇高新区商务经济指标迈进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等次。
面对航空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这些“硬核”领域,吴琳展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在景德镇市抢抓中航工业合作战略机遇的关键时刻,高新区去年于11月受命,承担了起草推动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政策的重任。“让我试试吧!”这时,吴琳主动站了出来,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接下来的两个月,她埋首于浩如烟海的资料,一次次扎进昌飞、昌兴等龙头企业的车间和研发中心,与工程师、管理者深入交流。602所、北航、哈工大……一份份前沿科技成果清单在她手中与本地产业需求进行着反复“碰撞”比对。最终,这份凝聚了集体智慧的方案重磅出炉,精准击中了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景德镇市成功获批全省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城市。
心系青年:当好园区“贴心人”
自去年3月起,吴琳肩上又多了一副担子,负责高新区团工委工作。“高新区企业林立,汇聚了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可这里位置相对偏远,不少年轻人下班后生活比较单调,归属感不强。”
观察到这一情况,吴琳坐不住了。她迅速联动昌江区,精心策划了一场盛大的青年联谊交友活动。活动现场,布置温馨,笑语欢声不断,吸引了千余名园区青年热情参与。“看着他们从陌生到畅聊,甚至擦出火花,年轻企业家们互相交换名片、探讨合作可能,那种感觉特别棒!”吴琳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负责团工委工作以来,她的身影更加忙碌:携手园区企业走进昌江一中、景德镇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将承载着关爱的助学金和物资送到需要的学子手中;联合昌南新区举办的五四青年交流座谈会上,她认真倾听青年心声,为他们的成长鼓劲支招。她用心用情,努力让团组织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港湾”,成了大家信赖的“贴心人”。
编辑:邓兰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