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窗 > 行业热点 > 文章
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金融活水”润非遗

水南腐竹从“手艺传承”到“富足产业”

“从广东返乡创业时,最愁的就是资金。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这200万元贷款,不仅让700年的腐竹手艺活了起来,更让‘状元竹’变成了乡亲们的‘致富竹’!”江西胡伢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小明望着车间里挂满的金黄腐竹,难掩心中感慨。在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的金融助力下,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水南镇这一传承自北宋的非遗腐竹手艺,正成为带动3000多人增收的“富足产业”。

水南腐竹的故事,要从700多年前说起。生长于水南镇的明代状元刘俨衣锦还乡时,母亲特意让他带上家乡腐竹作为贡品入京。这份承载着乡土风味的手作美食,因状元之名声名大噪,从此被誉为“状元竹”,水南腐竹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如今更被列入第五批江西省吉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小作坊分散经营、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让“状元竹”的光芒难以充分绽放。曾在广东经商的胡小明,怀揣着“让非遗腐竹走出大山”的初心回乡创业,却因坚持“全手工制作”“标准化生产”面临资金缺口。

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了解到企业既要守护手工非遗技艺,又要扩大生产、打造品牌的需求后,该支行迅速制定专项贷款方案,简化审批流程,仅用数日就将200万元贷款精准投放到位。“这笔钱太及时了!我们不仅建起了1.59万平方米的吉安市吉水县城西工业园深加工基地,还注册了‘庐陵水南’区域品牌,让老手艺有了新名片。”胡小明说。

金融活水的注入,让非遗腐竹焕发新生机。在保留“选豆、磨浆、挑皮、晾晒”等传统工序的基础上,企业实现了手工制作的规模化、标准化,通过统一原料、统一标准、统一包装,让每一根腐竹都带着非遗的温度。同时,企业牵手30多家全国知名电商平台,让“状元竹”走出江西、畅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产业兴则百姓富。如今的水南镇,从黄豆种植、豆浆磨制到腐竹晾晒、包装物流,一条完整的腐竹产业链已然成型。据统计,全镇已有超过3000名村民投身腐竹相关产业,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以前外出打工漂泊不定,也顾不上家,现在在腐竹加工企业上班,每月能挣4000多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位正在挑拣腐竹的村民笑着说,这谐音“富足”的腐竹,真的让日子越过越甜。

“守护非遗传承,就是守护文化根脉;助力产业发展,才能筑牢致富根基。”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负责人表示,未来该支行将持续聚焦地方特色非遗技艺,用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浇灌传统手艺“开花结果”,让更多像水南腐竹这样的非遗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和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编辑:丁玉婷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