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品牌 > 晨报旅游 > 文章

【灵山夜话】灵山神仙知多少

江西灵山的云雾里,藏着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不是缥缈的神仙,却是被山民捧在心上的“仙”。


图|郑群

左慈的故事最带些传奇。这位东汉方士,在灵山练出了一身“神通”——传说他能凭空钓出松江鲈鱼,一杯酒能让满座宾客醉倒。曹操想留他,他却化作仙鹤飞走,只在山石上留下几行丹书,风刮雨打也褪不去。

胡昭更像灵山的“老邻居”。东汉末年,他拒绝了曹操的征召,躲进灵山百谷峰结庐而居。白天挎着药篓采草药,谁家有病人,他抬脚就去;夜里在灯下批注医书,字迹落在竹简上,竟透着草木清香。儿子在山下建了“望仙台”,看山顶炊烟辨父亲平安,后来这台子成了山民祈福的地方。他的侄孙胡超,据说继承了他的医术,治好过晋朝太子的怪病,临走时踏云而去,衣角扫过的崖壁,至今长着一片专治咳嗽的草药。




李老真君的传说,总跟雨水沾边。唐贞观元年,信州罕见大旱,田地龟裂,百姓愁苦。时任信州刺史的李德胜心忧如焚,决心徒步前往灵山求雨。烈日炙烤下,他汗透衣衫、唇裂出血仍不停步,到达峰顶含泪跪求苍天垂怜。烈日愈发毒辣,他终因心力交瘁晕倒石上,再未醒来。僚佐们恸哭之际,晴空骤起乌云,雷声轰鸣,甘霖倾泻而下,救活了地里的庄稼,百姓在雨中悲喜交加——他们知道,是刺史李德胜以命换来了这场救命雨。朝廷嘉其赤诚,百姓感念其恩,世代祭拜,渐渐尊称他“李老真君”。后来每逢旱时,山民们望着灵山聚散的云(所谓“灵山戴帽,大雨要到”),总能盼来及时雨,那是李老真君从未远去的守护。

葛洪虽没长住灵山,却把“仙缘”留了下来。他写的《抱朴子》里,藏着灵山草药的秘密——哪种草根能安神,哪片树叶能止血,都被山民记在心里。如今采药人进山,还会念叨一句“葛仙指路”,仿佛那本泛黄的书卷,就摊在云雾深处。

图|陈建平


这些名字,早融进了灵山的石缝、溪流和草木里。山民们上山时,看到崖壁上顽强生长的草药,会说“这是胡昭种下的”;望着峰顶的云,会笑着说“李老真君要下雨了”。云雾起时,恍惚能看见采药人的身影在林间穿梭,或许是左慈在晾晒丹砂,又或是葛洪在记录新的药方。灵山的“仙”,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活在山间烟火里的守护,一辈辈,伴着山风,吹了千百年。

图|陈进荣


责编:周震琴

校对:朱翔

复审:龚冰

审签:杨鸣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