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新闻 > 首页热点 > 文章
为确保地铁能够畅通运行,侯俊和同事们必须在晚上四五个小时内完成检修任务

我们身边的榜样丨“地铁医生”深夜出诊与时间赛跑

▲侯俊(左)


 晨报讯(记者 张静 在南昌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他如同一颗平凡却至关重要的“螺丝钉”,在地铁检修岗位上绽放出耀眼光芒。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维修中心供电一车间接触网2班组班组长侯俊,他用坚守与钻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劳动传奇。


毫厘之间见真章 匠心守护平安轨

5月7日,在南昌市蛟桥地铁停车场,穿着蓝色工服的侯俊正忙着处理检修故障,不一会他便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并手把手教学着组内的其他同事。大家在有说有笑的氛围中完成了当日的工作。

侯俊于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并接受表彰。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表示:“这荣誉哪是我一个人的呀,这是所有地铁人一起拼出来的,我就是一颗小‘螺丝钉’。”

2004年,年仅19岁的侯俊怀揣着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与敬意,毅然奔赴新疆某部队服役。军旅生涯淬炼出了他“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意志,以及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作风。

2006年,侯俊脱下戎装,进入江西南昌铁路局南昌供电段工作。到了2014年,他又一头扎进了南昌地铁这个大家庭。刚进地铁行业,一切从零学起,侯俊从最基础的安全检查、上杆作业开始。别人完成一个操作流程得1分钟,他偏不信邪,天天练,硬是把时间练到了30秒。“我就是喜欢和自己较劲,我要求自己做事情必须要做到极致。”采访时,侯俊笑呵呵地说话,同事在一旁互相打趣,办公室里传来一阵欢笑。

“侯俊安装的设备,每一个螺丝帽都像是用精密尺子精心测量过的,分毫不差。”一位同事表示,每一次完成上杆作业后,侯俊都会掏出放大镜,对部件的安装缝隙进行细致检查,将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


夜间“追光”担重任 细致工作解难题

如今,侯俊带领班组承担起接触网维护和抢修重任,参与了南昌地铁一号线北延、东延预介入等项目,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接触网检修工作通常在夜间进行,当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梦中,侯俊和他的班组便开启了紧张而忙碌的“追光之旅”。为了确保在天亮前地铁能够恢复畅通运行,他们必须在深夜有限的四五个小时内完成各项检修任务。

“工作哪有不累的,但在日常的工作中把工作做细致,就能省下很多麻烦。一次做好,就不会反反复复出问题,这样大家都轻松。”侯俊说道。

加班加点对侯俊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好在家人都特别理解他、支持他,这让侯俊心里暖暖的,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儿。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累计检测超5000次,排查各类信息3000余条,他们把每一处接触网的堵点都排查得清清楚楚,让游客们都能开开心心地来,平平安安地走。


成立工作室育人才 刚柔并济带班组

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懈钻研,侯俊取得了11项国家专利,其主导的《除冰工具刮冰杆改造》等技术突破,使施工效率提升了30%,累计节约成本超过200万元。这些专利发明不仅是侯俊个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他多年来在地铁检修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见证。

侯俊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上团队的力量。2019年,身为班组组长的他牵头成立了“供电工匠工作室”。他心里想着,得多培养些优秀的检修人才,让城市交通安全更有保障。

在班组管理上,他既传承了部队中严格严谨的工作作风,又融入了人文关怀理念。每次干活前,他都会像个唠叨的家长一样,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干活的时候,他鼓励大家创新。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里经常能冒出“金点子”。

侯俊,这位扎根地铁检修一线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模范的深刻内涵,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初心、追求卓越,共同书写城市发展的壮丽篇章。



编辑:邓兰香

校对:朱翔

复审:何凡

审签:杨鸣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