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窗 > 江西环境 > 文章

南昌空中“花廊”惊艳亮相,背后匠人匠心筑景

暮春时节,南昌城市高架桥上迎来一场浪漫花事。22000株月季竞相绽放,宛如一条绚烂的空中花廊,将八一大桥与老福山一坛子口立交装点得美轮美奂,吸引着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欣赏、拍照打卡。在这美景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的“护花使者”——南昌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绿化养护二所所长胡伟。多年来,他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倾注于城市绿化养护事业,尤其是对高架桥月季景观的打造,更是倾注了无数精力。

勇挑重担,攻克高架月季养护技术关

2019年,当南昌市启动“双桥”月季景观提升工程时,胡伟主动请缨承担起核心养护任务。为了攻克高架月季养护的技术难题,胡伟先后多次前往杭州、上海等地学习高架绿化经验。在杭州上塘高架,他顶着烈日观察不同品种月季的生长习性,边记录笔记,边请教月季专家;在上海延安高架,他跟着当地养护团队凌晨4点起床,学习滴灌系统的精准调控技术。“别人觉得高架养花是‘面子工程’,但我知道,只有把技术吃透,才能让‘面子’经得起时间考验。”

2024年冬季修剪期间,按照传统养护规范,月季应在12月完成重剪以积蓄养分。但上级考虑到春节期间城市景观需求,提出将修剪时间延后至2月初。面对可能影响花期的风险,胡伟带领团队反复测算气温数据、调整修剪方案,最终确定“分阶段轻剪+叶面追肥”的方案,既保证了春节景观效果,又为2025年“五一”爆花奠定了基础。

因地制宜,筑牢高架月季精细养护根基

月季养护是门“精细活”,高架环境更是增加了难度——土层薄、风力大、温差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僵苗”“病害”。胡伟深知,只有摸透每一个品种的“脾气”,才能让月季在高架上“安居乐业”。

在长期观察中,他发现“寒地玫瑰”“绯扇”等品种抗病性强但需水量大,而“仙境”“安吉拉”耐贫瘠却易发生白粉病。为此,他牵头建立了《高架月季品种养护档案》,为20余个主栽品种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针对“深红花房”叶片蜡质层较厚的特点,他调整施肥比例,将复合肥用量减少20%,同时增加叶面微肥喷施频次,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开花质量。

高架月季养护涉及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20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细节失误都会影响整体效果。胡伟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每一道工序,建立起“责任到人、流程到点”的管护体系。

坚守创新,织就高架月季长廊

在同事眼中,胡伟既是严格的“指挥官”,也是贴心的“引路人”。他常说:“养好月季靠技术,管好团队靠人心。”为了提升队员的技术水平,他常常安排“老带新”结对,让胡群星等骨干手把手传授经验。

在胡伟的带领下,南昌“双桥”月季景观实现了从“昙花一现”到“稳定爆花”的跨越。2025年4月,22000株月季准时迎来盛花期,八一大桥的“绯扇”热烈似火,老福山立交的“仙境”浪漫如霞,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地”。更重要的是,他主导建立的高架月季养护管理体系,已成为南昌园林养护的“标准范本”。

“月季养护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如今,胡伟又盯上了智慧园林建设,计划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对月季生长环境的实时数据化管理;在新苗培育基地,他蹲在基地观察幼苗根系发育,为下一轮景观提升做准备。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在高架桥上总能看到胡伟和他所在月季团队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米花廊,用汗水浇灌每一朵绽放,在城市的高空架起了一座连接自然与生活的“花之桥梁”。



编辑:王小美

校对:朱翔

复审:龚冰

审签:涂远旻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