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西晨报 作者: 2025-04-23 14:50:37
晨报讯(记者 张静)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阅读工具正以个性化、场景化的服务模式,重塑人们的阅读体验。从学龄儿童到科研人员,从职场新人到特殊群体,这一技术突破时空与生理限制,为不同年龄、职业和需求的用户提供精准支持,让知识触手可及。
AI邂逅绘本课堂:
在童话世界沉浸式体验
▲南昌市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的阅读课堂上学生用AI创作故事。
随着AI技术快速迭代,其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记者走访发现,如今不少中小学课堂已融入AI元素。
4月21日,南昌市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的阅读课堂上,一堂融合绘本阅读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意教学课让孩子们获得了沉浸式体验。二年级语文教师高琪老师以绘本《这个故事里没有龙》为载体,通过AI技术赋能绘本阅读,将静态的绘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视听体验,带领学生走进一场“龙的英雄之旅”,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创意与想象的大门。
课堂上,音响里响起风声、雨声,随之一条龙从大屏里腾空而出。一瞬间,教室里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高举着手猜测故事的走向。三年级学生李同学兴奋地说:“当AI语音读出龙的独白时,我好像真的听到了一条想交朋友的龙在说话!”
在故事接龙环节,每个小组抽取童话人物后,AI辅助生成故事起点,并根据学生的讲述实时推荐情节关键词、对话模板和画面构图建议。小组创作的《龙与豌豆藤的星空救援》《姜饼人保卫战》等故事,经AI自动排版后,现场生成电子绘本雏形。
“在传统的课堂中,孩子们对于内容的理解是单一的,而AI为故事中的角色赋予个性化语音,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沉浸式体验故事魅力,这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讲述无法带来的感受。”高琪老师说道。
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校长李娟娟告诉记者,自2024年11月起,该校便将AI技术引入课堂。半年来,AI已深度融入语文、科学、国防、劳动等全学科教学中。“AI的作用不是取代教师,而是成为教学的‘魔法棒’。通过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主动用AI去提问并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AI驱动科研流程革新:
助力科研“智”变升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涂伟与学生开展专题讨论。
AI的教育应用不仅覆盖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同样引发变革。
4月20日上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涂伟与学生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的专题讨论。从文献检索、数据分析与实验、论文撰写三个方面探讨了AI赋能的科研新范式。
涂伟现场演示了AI科研平台的高效检索功能:输入关键词后,系统不仅自动聚合了近三年遥感图像融合领域的相关论文,还能提供智能翻译、摘要提取、创新点归纳等功能,帮助科研人员快速锁定关键文献。“传统检索依赖人工筛选,耗时且易遗漏重要内容,而AI基于语义分析,可将文献定位时间缩短至分秒级。”涂伟介绍道。
涂伟介绍,“AI正在成为科研中的‘超级助手’。”通过AI模型,可以实现自动分类、特征提取、多源数据关联分析等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标注成本,还能帮助研究者发现潜在规律。例如,在遥感图像融合领域,AI凭借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能够对海量的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自动识别不同传感器图像中的互补信息,从而实现有效融合。
论文撰写过程中,AI可帮助科研人员智能纠错、优化表达,甚至实现口语化表述向学术语言的自动转换,显著提升论文的专业性与严谨性。涂伟强调,“AI不是替代研究者,而是帮助研究者更高效地表达创新思想。”涂伟指出,“AI的真正价值在于拓展人类科研的边界,而非取代人的创造力。”他鼓励师生以开放而审慎的态度拥抱技术变革,探索AI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新可能。
AI赋予文字温度:
为视障者描绘斑斓的世界
▲视障学生黄镇宇正通过手机无障碍功能阅读小说。
在江西科技学院的咖啡店里,视障学生黄镇宇正在用手机展示他的阅读方式,他将手机举起横放在耳边轻触屏幕,手机语音便以三倍速播放,精准捕捉信息。“我现在听3000字只需要3分钟,是正常语速的3倍。”他向记者演示时表示,指尖在手机无障碍模式下快速滑动。
黄镇宇是江西科技学院首位视障大学生。“看见的东西是具象的,而我听见或者是摸到的东西,都能让我有想象空间。”幼年时的黄镇宇只能在盲文课本上触摸凹凸的世界,2011年拥有随身听后,他便利用内存卡下载免费小说,随身携带着收听。后来的触屏手机也实现了屏幕朗读功能,他便开始从手机上听取新闻热点、社会时政、经典名著等,这些声音就像是带领他探索世界的盲杖。
作为2023级特殊考生,黄镇宇的求学之路见证着AI技术对残障群体的技术平权。曾经依赖盲文课本和机械合成语音的他,如今通过AI朗读技术,能感知《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触摸《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里政治关系的网络。这些年,黄镇宇最喜欢用微信读书阅读,记者注意到,他的累计阅读时长已超1000小时,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的读书笔记,与全国书友建立起思想碰撞的桥梁。
“现在的技术不仅停留在AI朗读,还有画面识别。我常常会拿手机拍摄电影画面,让AI给我讲解画面内容,它不仅能够识别文字,还能用情感丰沛的语音描述场景。”黄镇宇说。
从机械朗读到情感计算,从文字识别到多模态交互,AI不仅消弭着信息鸿沟,更重塑着特殊群体的生命轨迹。这位“00后”青年用自身经历证明,在AI构建的无障碍生态中,视障者的世界同样可以辽阔而斑斓。
编辑:柳永
校对:朱翔
复审:何凡
审签:杨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5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