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新闻 > 国内 > 文章

完善网络法律体系 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国新办发布会聚焦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在国务院新闻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了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了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介绍,近年来,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了电子商务法等多部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服务保障作用。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制定修订,进一步明晰了网络市场规则,丰富了网络法律制度。

“根据网络市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我们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为网络市场活动定规矩、画方圆。”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举例说,比如推动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开办网店可以将网络虚拟场所作为经营场所进行登记,让网络市场准入机制更加优化;公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治理网络经营者“好评返现”“数据流量造假”“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让市场竞争更加有序。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网络生态关系着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

“这些年来,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强互联网内容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推动网络生态治理,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说,在加强网络正能量建设方面,坚持以法治手段鼓励和保障网上正能量传播,通过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鼓励传播优秀道德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正能量作品。同时,聚焦网络虚假信息、算法滥用等网络乱象,先后开展专项行动40余项,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00多亿条。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网约车、网络视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一些APP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负责人崔淑田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加强信息通信领域执法,纵深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活动,规范重点市场竞争秩序,持续强化数据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执法,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交、学习、工作等很多都是在网络空间进行,随之而来的涉网纠纷也明显增多。如何以多元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人民法院通过设立互联网法院,探索“网上纠纷网上审”,同步探索手机端“移动微法院”,将在线诉讼推广到全国法院。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突破4500万件,当中有三成实现在线立案,一半以上的法律文书通过在线送达,大大提升了审判质效,方便了人民群众。

同时,人民法院通过制发司法建议、发布典型案例、参与网络立法,联动相关部门完善网络治理,促进互联网平台履行相应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涉网纠纷和违法犯罪的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



编辑:侯灵杰

校对:朱翔

复审:刘伊

审签:涂远旻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4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