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读本 > 历史读本 > 文章

江西各地传统民谣唱出中秋佳节多彩趣俗

929日恰逢中秋节,每逢中秋,人们时常哼唱《花好月圆》《明月几时有》等经典歌曲,就如同过去广泛传唱的民谣一般。实际上,民谣不仅本身就是一种民俗,同时还作为一种载体,记录下民间生活的日常百态。一首首短小精悍的以中秋为主题的赣地民谣,生动反映了江西民间自古流传的各种风尚习俗,还原出一幅活色生香的赣鄱中秋画卷。

image.png

▲樟树中秋习俗“游邋遢相公”劝勤向善充满正能量。


传唱南昌民谣

生动再现拜月习俗

时近中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南昌人自然少不了唱出几首民谣,以表达各种心情。

据著有《南昌传统民谣精选》一书的南昌语言研究专家邵百鸣介绍,过去南昌中秋节有拜月习俗,拜月过程中,女性都会吟唱拜月民谣。“月光光,水汪汪,照得姐姐洗衣裳。洗得白,晒得黄,打发哥哥上学堂。”邵百鸣表示,类似的民谣在其他地方也有,但各地版本均有不同。

南昌人过中秋节,有着多种多样的习俗,在民谣中也有所体现,如旧时在南昌流行的《中秋夜请筷子神》《请扁担神》等民谣,都反映了过去南昌人在中秋节举行的游戏活动。


伴随宜春民谣

游懒汉骂贼劝勤向善

每年中秋时节,在樟树部分地区总能听见百姓唱一首名为《骂贼歌》的民谣。记者在介绍宜春地区民俗风情的《赣风拾韵》系列丛书中,找到了关于《骂贼歌》的记载,书中还收入了一段歌词:“齐来看,‘邋遢相公’是懒汉哟,好吃懒做好意思!齐来瞧,‘邋遢相公’贼骨头哟,偷鸡摸狗讨人嫌。哟哟嗬,‘邋遢相公’真不好,当面背后有人骂,快快改正才不差……”

原来,《骂贼歌》与当地流传的中秋奇俗“游邋遢相公”不无关系。樟树的“邋遢相公”出游十分有名,据介绍,人们口中的“邋遢相公”主要指的是习惯偷懒,尤其是手脚不干净的人。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游手好闲是特别“要不得”的事情。最初,“邋遢相公”或许只代表不爱干活、无所事事的人,后来因为这样的人当中有一些会有偷鸡摸狗的坏毛病,更是人见人厌了,于是,“邋遢相公”也承载了另一层含义。

据了解,对于“邋遢相公”这个角色,还要郑重其事选出一人来扮演。有趣的是,扮演者不能找真正游手好闲的人,偏偏要选一位村里公认品行端正、勤快肯干的年轻人。打扮好之后,“邋遢相公”坐在木制的梯子上,由一前一后两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抬着,先在本村本镇遍游各条街巷,然后再转移到邻近的村庄。抬到别村后,随行的人还要“摸青”。所谓“摸青”,相当于“小偷小摸”得到了许可。一群人可以随便摘路旁的瓜果吃,别人看见了也不会责骂。这样做的目的是讨“邋遢走了”的口彩,“邋遢走了”,自然就能财源广进。


倾听赣州民谣

感悟追火龙虎习俗

不同于樟树诙谐幽默的《骂贼歌》,宁都的《火龙虎》民谣以气势取胜,生动展现了当地传承数百年的追火龙虎习俗。每年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宁都多地会举行“追火龙虎”闹中秋的特色民俗活动。“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火龙虎进灶前,老年转少年……”祈祥讨彩的清脆民谣在村中挨家挨户响起,引得人们笑逐颜开。

image.png

▲中秋“追火龙虎”习俗在宁都传承已有400多年。


据当地民俗爱好者郑策介绍,“追火龙虎”由禳火虎、禳火龙两部分组成。禳火虎是指各村组织的7支由孩子组成的火虎队,每队7人,每人手持一个用毛竹和稻草扎制的虎头,每个虎头上插着数十根点燃的线香,分别到各户村民家“送吉祥”。

中秋节这天晚上,村中的成年男子会装扮成禳火龙队伍。夜幕降临后,7支火龙队来到“火龙庙”前的大坪上,49名壮汉各举一支竹篙,竹篙选用长八九米的毛竹,从尾部往下层层扎好竹枝,竹枝缚上纸卷浇注烧热的植物油,绑在竹篙上依次点燃,竹篙迅速化为一条条长长的火龙,围观人群顿时一片欢腾。壮汉们将竹篙火龙高高举起,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

据了解,“追火龙虎”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郑策告诉记者,这一习俗的来源与一则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在明末,当地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陷入困境,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村人不约而同地梦见了一只火老虎在田间奔腾,认为是祥瑞之兆,便装扮模仿在山野中欢呼跳跃,结果瘟疫竟真的消去了。此后每年这天,“追火龙虎”驱邪避瘟便成了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高歌上饶民谣

品味“冬秋”多彩趣俗

在距离宁都300多公里以外的上饶,当地人通常把过“中秋”称为过“冬秋”,把吃“中秋饼”称作吃“冬秋饼”。据上饶民俗专家汪增讨介绍,这是因为在当地民间的传统观念中,中秋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便是冬至,旧时上饶店家老板以冬至为结算一年账款的吉日,年初签订的雇佣合同、借贷、抵押、典当一般在冬至当天结算。于是,上饶的伙计、雇工等为了委婉地提醒店家早早准备好钱财,以便冬至能按时结款,便将“中秋”称作“冬秋”。

据悉,上饶一带还盛行“冬秋看月”的习俗。年过七旬的上饶人王荣莲告诉记者,在上饶流传着一首关于“中秋看月光”的古老民谣:“月光光,月堂堂,送阿刘家姐姐上学堂,学堂满,打彼满,彼满公,嫁相公,相公矮,嫁螃海(蟹),螃海八只脚,一日到夜没得歇……”这首歌谣倾诉的是对求学的向往和幸福婚姻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不如意的惆怅感叹。

无独有偶,在上饶铅山等地畲族地区,唱畲歌、跳畲舞已经成了畲民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生活。中秋节当天,畲民们会聚集在一起跳舞唱歌,形式有三种——独唱、对歌、齐唱。在这种喜庆的气氛里,一般对唱比较多,较为流行的歌谣有《拜月神》《人生相好歌》《十二生肖歌》等。


吟哼吉安民谣

生动展现烧塔习俗

记者了解到,吉安地区在中秋节盛行烧塔习俗。安福县柘溪村是将中秋烧塔习俗保留至今的古村落之一,当地的烧塔颇具特色,不仅程序复杂,还伴随着唱小调、山歌等仪式。

中秋节这天一早,村民家家户户都会杀鸡鸭、宰猪牛、买月饼、做米果,为节日盛宴做准备。老人和孩子则负责在村中拾捡残砖断瓦、搬土砖、垒宝塔。入夜后,柘溪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块空地上,每户自带一捆稻草或柴火,主烧人还要备上一壶老酸酒(醋)或米汤。

随着三声锣鼓响起,烧塔仪式开始,火焰在舞旗弄灯的助兴活动中不断升温。只见皎洁的圆月挂在天上,空旷的地面闪烁着烧塔的火花。等到塔烧得渐渐发红了,就浇上酸酒或米汤,火便会更旺。烧塔过程中,村民还会唱起民谣,内容一般为讲述一年的丰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等,如“月亮光光,烧塔燃香;塔火烧旺,猪牛越壮;烧塔烧红,生意兴隆”。




编辑:彭偲璠

热点
  • 热播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90015

    举报电话:  0791-88111736    举报邮箱: media@jxcb.net

    Copyright © 2016-2024 jxc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